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信息化是提升監督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對扎實推進紀檢監察信息化工作提出具體要求。要深入學習貫徹五次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紀檢監察信息化工作“做好助手、當好推動力”的職能定位,服務完善權力運行和監督制約機制,促進監督協調貫通,推動監督下沉落地,不斷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助力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旗幟鮮明講政治,確保信息化發展正確方向。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做好紀檢監察信息化工作,要突出政治要求,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站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想問題、辦事情、抓落實,善于從政治上認識和把握信息化在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的職責使命和積極作用,保證信息化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要服務政治監督,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等重大決策,圍繞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等重點任務,圍繞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部署要求,積極研究和探索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服務保障監督檢查工作,更好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確保“十四五”時期目標任務落到實處;要主動融入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圍繞促進各類監督貫通融合、做細做實日常監督、整合監督力量、提升監督實效等,全面加強監督信息化建設,更好服務改革、推動改革、保障改革,有效推進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全覆蓋。
深化檢舉舉報平臺建設應用,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是黨的十九大部署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經過幾年建設,檢舉舉報平臺主體建設工作全部完成,受理、辦理、處置反饋子平臺實現了對全國縣級以上紀檢監察機關、市級以上派駐機構全覆蓋,同時延伸到約7萬個鄉鎮(街道)基層紀檢監察機構,打通了基層信息化“最后一公里”。今年是深化平臺應用、推進落地見效的關鍵一年。要統籌平臺建設政治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推動平臺完善功能、擴展應用、提升效果,牽引帶動紀檢監察各項業務應用系統整合協同,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持續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推進縣級以上紀檢監察機關檢舉舉報工作在線辦理,完善人民群眾來訪、電話舉報受理處置等功能,保障《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有效落實。增強檢舉舉報大數據分析技術支撐,更好輔助精準受理、高效辦理、綜合分析和科學決策。擴展基層紀檢監察機構使用的系統功能,推動檢舉舉報數據上下貫通,努力挖掘基層數據價值,更好發揮數據效用。
建設監督貫通應用平臺,推動形成監督合力。落實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要求,運用信息化手段,積極推進監督信息共享、數據共享,搭建起銜接平臺,構筑監督貫通的“數字通道”,推動更好發揮黨內監督的政治引領作用,促進各類監督貫通融合。要立足紀檢監察機關職責,加快平臺建設應用,拓寬信息共享通道,推動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監督數據貫通,探索數據分析和融合運用,助力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完善平臺功能,提供多維信息支持,建立數據分級分類、授權使用制度,健全平臺管理規則,不斷提高主動監督、靠前監督、精準監督能力,進一步推動監督對象數字化、監督工作協同化、內部權力透明化,助力形成監督強大合力。
完善巡視巡察網絡平臺,助力發揮黨內監督“利劍”作用。牢牢把握中央巡視工作方針,站在信息化助力巡視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高度,以信息化促規范化,強化信息共享,支撐上下聯動,促進貫通融合。要深化巡視巡察網絡平臺建設應用,強化信息資源匯聚、工作流程規范、工作成果沉淀,促進上下聯動、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構建起覆蓋全國巡視巡察系統科學、高效、安全的信息網絡。推動巡視巡察網絡平臺與紀檢監察相關應用系統協同發展,提高信息共享水平,促進巡視監督與其他監督協作配合,助力提高發現問題能力、深化巡視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加強對巡視巡察現場工作的信息化支撐,提高信息采集、加工整理、統計分析效率,更好發揮黨內監督“利劍”作用和密切聯系群眾紐帶功能。
創新基層監督服務平臺,助推監督下沉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基層監督服務平臺,緊盯黨中央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政策落實,圍繞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推動監督融入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之中。要運用信息化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讓群眾參與到監督中來,充分發揮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創新建設支撐基層監督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平臺,集納基層監督信息化應用系統,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政策信息查詢、投訴建議反饋、監督信息公開等服務,實現“監督一點通”。支持基層單位結合本地實際豐富個性化監督服務,提升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能力,推動問題反映一點必達、問題處理可查可追,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監督治理效能。
打造信息化鐵軍,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水平。落實政治過硬、本領高強要求,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忠誠干凈擔當、專業化能力強、敢于善于斗爭的紀檢監察信息化鐵軍。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努力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勇于擔當、善于作為,以黨建引領、帶動和保障信息化各項工作。堅持嚴管嚴治、自我凈化,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制度,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持續扎緊織密信息化建設制度籠子,堅持“親清”合作、厲行節約,完善與企業合作機制,強化廉政風險防范,提高內部控制水平,堅決防止“燈下黑”。樹立干事創業的鮮明導向,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培育積極向上、忠于職守、鉆研業務、無私奉獻的良好氛圍,深化干部隊伍能力建設,推進全員培訓,不斷提升數字技能。(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信息中心)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