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劉大爺,家里這次損失了多少莊稼?”“5畝大豆、3畝旱稻、2畝芝麻和花生全被淹了,剛補種上綠豆。”7月30日一早,安徽省阜南縣王家壩鎮紀委書記孫海俠來到李郢村劉文革家,抽查核對群眾受災情況。王家壩閘開閘泄洪后,該鎮1.5萬畝糧食作物、3000畝蔬菜地塊受到影響。
當天還有另一個好消息傳來,國家發改委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5000萬元,專項用于王家壩泄洪區災后恢復重建。29日19時,淮河王家壩站水位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隨著洪水漸漸退去,鎮里緊急調配了綠豆、玉米、蔬菜種子,組織全鎮8000多戶受災群眾進行補種。
此前,安徽省防汛救災面臨“南北夾擊、三線作戰”的局面,全省上下科學調度、全力搶險,實現長江基本穩住、淮河整體可控、巢湖全線加強。作為2019年糧食總產量全國第四的安徽省,眼下正做好災區農業搶種補種工作,“水退一塊,搶種一塊”。受災地區廣大干部群眾不等不靠、守望相助,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盡快讓生產生活回歸正軌。
7月上中旬的連日降雨導致宣城市周邊河水上漲,宣州區楊柳鎮長盛家庭農場有近200畝地被淹。“趁著晴天,我們已在25日前通過機械化作業搶收了100畝水稻,28日剛完成搶種。”農場負責人謝長盛介紹,當地政府派出了多名技術人員深入一線指導搶排積水、搶收改種補種、加強田管和病蟲害防治,發揮了很大作用。
在霍山縣但家廟鎮的安徽世林照明公司廠房內,洪水雖已退去,但仍能看到被水浸泡過的痕跡。公司相關負責人劉軍表示,廠區水最深曾達到1.6米,雖然準備了防汛物資和預案,還是有部分準備交付的產品被水淹沒,生產設備也有受損。廠里600人全員參與,正抓緊轉移未受損產品、檢修調試設備,為恢復生產做準備。
“災后重建首先得保證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對貧困戶、邊緣戶、易返貧戶和年老體弱戶,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做好幫扶。”7月24日,在長江干堤池州段普豐圩查看群眾受災情況后,安徽省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副主任陳紅星向池州市貴池區干部強調了有關要求。
入汛以來,安徽省紀委監委派出8個督導組,對各地防汛救災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導。當前汛情相對緩解,各督導組督促各地各部門統籌考慮災后重建工作,進一步摸清災害損失情況,嚴格救災物資管理。
汛情面前,貧困戶的生活更容易受到影響。辛辛苦苦養殖的200只土雞被洪水沖走,讓六安市裕安區固鎮鎮魚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徐華文愁眉不展。
該村是裕安區紀委監委負責對接聯系的受災村。“徐大伯,您家里受淹造成的損失,符合‘深貧保’的理賠標準。”7月25日,區紀委監委干部蔡志祥和村干部一道上門為其報災理賠。只用了3天時間,徐華文就拿到3000元保險理賠款。他一掃心中憂愁,決定再買200只雞苗,“把養殖土雞脫貧的路走下去”。(本報記者 姜永斌)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