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中央密切關注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密集出臺措施擠出脫貧攻堅中的水分,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頑固性、反復性,致使其不斷“變異”翻新。比如,有的地方文件“紅頭”變“白頭”,表面精文減會,實際“濤聲依舊”;有的地方推行“無紙化”辦公,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層層報表,但扶貧干部又被壓在“五指山”下,在各類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中疲于應付;還有地方奉行“精致主義”,調研路線講究設計完美,迎接檢查要求背誦“標準”答案。這些扶貧領域“四風”新表現如不得以有效解決,勢必會動搖基層干部脫貧攻堅信心,損害干群關系,延誤脫貧大計。因此,必須加強監督,精準防治扶貧領域出現的新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聚焦監督重點,做好“加減法”。把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監督的首要任務,綜合運用政治監督、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盯住“縣里的權、鄉里的情、村里的點”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易發多發環節和領域,實施精準監督、有效監督。持續加強對文山會海、責任狀、檢查評估等工作的監督,幫助基層甩掉“包袱”真減負。做好“減法”的同時,還要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加大對扶貧領域工作中存在的履責不力問題的監督力度,對推諉扯皮、不作為、慢作為等形式主義問題進行監督整治,防止出現“減負=不作為”的認知誤區。
豐富監督手段,密織“監督網”。當前,脫貧攻堅戰已到了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在此形勢下,一些地方易出現“疲勞綜合征”、畏難心理、“差不多”思想等,導致假貧困充數、假項目“障眼”。對此,必須豐富監督手段,讓監督跟得上“變化了的”問題。探索推進“云監督”,讓監督“觸網登云”,借助大數據力量,實現實時數據比對、追蹤,及時發現疑似問題線索,形成可追溯、可查詢的監督閉環。健全干部下訪制度,入戶問效,掌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第一手”資料,延伸監督“觸角”。注重依靠群眾和媒體監督力量,推動與紀檢監督有機融合,密織“監督網”,取得“1+1>2”的監督實效。
發揮監督合力,下好“一盤棋”。一體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派駐監督,構建扶貧領域監督大格局,特別要加強紀律監察監督與派駐監督、巡察監督聯動,發揮派駐“探頭”作用,緊盯監督單位中“應付式幫扶”等形式主義新動向,將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納入扶貧專項巡視巡察,通過限期整改、下發作風督辦函等方式,堅決防治“機械”落實扶貧政策以及花式扶貧、數字脫貧、扎堆調研等新問題。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無論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怎樣翻新花樣,實則還是與老問題“同根生”。要從根子上拔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必須推進強有力的監督,將監督“盯到點上”、“進行到底”,以高質量監督為精準扶貧保駕護航。(蚌埠市紀委監委 付靜思)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