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巡察組幫我們協調解決了困擾出行問題,真是給我們辦了件大好事”。看著剛剛維修完畢的10多盞路燈,田家庵區安成鎮沿淮村村民廖某開心地說。2019年11月,區委第一巡察組在巡察中對安成鎮沿淮村開展進村入戶“六必訪”活動時,有村民們反映村里的路燈年久失修,晚上在村里走路很不方便,希望巡察組幫助解決。巡察組長隨即將了解到的問題向村委會反映,要求村委會關注此事。沿淮村黨支部立即召開相關會議,經過“四議兩公開”審議,組織人員、購買物品,對全村14盞損壞路燈進行了維修。“群眾利益無小事,村社區延伸巡察,就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關注群眾的身邊事,通過巡察解決群眾身邊的難心事,對在巡察中群眾反應強烈且能夠及時解決的問題,要邊巡邊改,立行立改,實現以巡促改的有機結合。”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說。
發現問題是巡察的生命線,想要發現問題,僅僅在辦公室看資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深入群眾找問題。在十二屆區委第十三輪巡察中,區委第二巡察組成員重心下移,在采取傳統的召開動員會、張貼巡察公告、設置意見箱等方式的同時,立足村級實際,深入田間地頭、走村入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實地走訪200余戶,掌握了“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資料。圍繞中央和省市區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情況、基層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情況等四大監督重點,著力發現和推動解決基層存在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等方面突出問題,共發現問題227個,移交問題線索11條。“事實也表明,當我們沉下身子,讓巡察真正走近群眾,問題發現的也越精準,越能夠把群眾身邊的微腐敗找出來。”區委第二巡察組組長說道。
巡察方式上,在十二屆區委第十一輪巡察中,田家庵區在“常規巡察+專項巡察”為主的基礎上,豐富巡察手段,對曹庵鎮李橋村巡察時,積極探索“機動式”巡察,充分發揮“機動式”巡察“小、快、準”的特點,切實增強巡察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與常規巡察、專項巡察相比,“機動式”巡察時間緊、任務重,巡察組全體人員駐點被巡察村,加班加點工作。充分發揮“機動式”巡察優勢,快查快結,震懾作用更為明顯。巡察僅用時一周左右,巡察組帶著問題,通過查閱資料、個別談話、走訪調研等工作,簡化程序,直奔主題,精準發力,通過巡察發現問題14個,問題線索6件,立案4起,給予黨內嚴重警告1人,黨內警告3人,取消入黨積極分子資格2人,充分彰顯了巡察利劍作用。
巡察想要出實效,巡察隊伍是關鍵。巡察村社區,巡察組里要有了解基層工作的人,否則查找問題會不精準。同時,越到基層,“人情干擾”越大,為規避巡察中外來因素影響,在巡察方式方法上,區委巡察創新工作方式,采取“推磨式”巡察村社區,在人員編組上采用“3+N”模式,即組長、副組長和一名業務骨干從區直部門抽調,其余人員由各鄉鎮街道選送。“從制度機制上排除人情干擾,從而有效解決熟人社會監督難的問題,更好地提升巡察實效,確保巡察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區委巡察辦主任表示。
2019年,田家庵區聚焦黨的基層組織弱化、民生等問題,對74個村社區延伸巡察,反饋問題1057個、發現問題線索43件,通過巡察,夯實了基層黨建,解決了群眾難題,打通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截至目前,本屆區委已對100家村社區開展了巡察,村社區巡察覆蓋率達到84%。(淮南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