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安徽阜陽市紀委監委通報界首市蘆村鎮穆寨村張杠自然村時任包片人張磊危房改造核驗形式主義問題。張杠村村民任某申請危房改造期間,將同村王某在建房屋作為自己危改項目虛假申請。張磊作為包村干部,危改項目核驗搞形式走過場,錯誤將王某房屋作為任某危改項目拍照上報,致使其違規獲得危改資金13000元。2020年1月,張磊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規資金予以收繳。
假的真不了。此案例中,村民任某將同村王某在建房屋作為自己危改項目虛假申請,更不可思議的是包村干部在核驗中沒有認真“打假”,卻搞了形式、走了過場,導致國家扶貧資金流失,讓黨和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在執行中變了調走了樣。
從近年來被通報的典型案例不難發現,在脫貧攻堅中搞形式主義的并非個案。安徽省阜陽市為展示脫貧攻堅成績,將農村危房改造的墻體統一刷白,以期“一白遮百丑”,結果弄巧成拙;吉林省長嶺縣大興鎮為應對國務院扶貧辦扶貧養牛項目專項資金檢查工作,將臨時借用的100余頭牛放進牛圈并在牛槽中擺放草料,故意制造養牛項目“紅火”的場景,造成不良影響……從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仍有少數黨員干部紀法觀念缺失、工作不負責任,不僅侵害了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還嚴重損害了基層黨組織和政府的威信,更影響到脫貧攻堅的實際成效,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農村危房改造是黨和國家幫助貧困農戶實現“安居夢”的惠民工程,是“兩不愁三保障”里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實施進程中要講究一個“準”字,向最貧困的鄉村、最困難的群體、住房最危險的農戶精準發力。在脫貧攻堅最關鍵、最緊要的關頭,需要的是干實事、出實績,而不是耍花槍、裝門面。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各級黨員干部要從通報的問題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切實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將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落實落細落到位。(王奇)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