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日前,黃山市紀委監委機關會同市衛健委、市住建局、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公布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第二批成果。分別是:
針對貧困地區鄉村缺醫療衛生機構、缺合格醫生等問題。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全市19個行政村衛生室空白點目前已解決17個,剩余2個計劃于12月初完成。向上爭取75名省“百醫駐村”醫生到該市駐村幫扶,并由縣級統籌解決“村醫空白村”14個。
切實保障貧困戶基本住房安全,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全市農村危房改造年度工作進入掃尾階段,省住建廳下達該市農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務251戶,實際完成485戶,完成率達193.23%,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9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128戶,低保戶214戶,貧困殘疾人家庭44戶。
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對全市145家中介機構進行現場抽查,分別向15家未辦理資質、2家門店信息公示不完整、2家合同價格與實際成交價格不符、1家未對房源核驗的20家中介機構發放整改通知書。目前6家已完成整改,14家計劃于年底前完成。
針對政務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堅持對市政務服務大廳每日巡查,對市本級部門單設大廳每月督查,對區縣政務服務機構“四不兩直”檢查。針對督查檢查中發現的工作紀律執行不嚴格、事項進駐不到位等問題,印發通報3期,點名道姓通報市直窗口單位問題7個、市本級部門單設大廳問題2個、區縣問題5個。窗口辦事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針對網絡等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正常使用和日常維修養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全市開展光纖網絡和移動網絡建設督查,不斷提升寬帶應用服務水平和應用能力。累計排查無線隱患和故障581處,處理實際網絡隱患489處,處理故障92處;各運營商自籌資金440余萬元開展農村補盲,更換或新建基站61個,完成盲點整治81個,解決盲點區域內長期遺留未解決投訴70余起,滿足了近6800戶當地居民通訊需求。
針對農村“三資”管理中存在的集體資產家底不清、權屬不明等突出問題。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驗收,全市共收回債權1442萬元,核銷債務3752萬元,收回集體水面土地山場116畝、房屋倉庫宅基地880平方米,清理不規范合同9個、涉及23.4萬元。通過清查核實,全市現有農村集體土地1264萬畝,集體總資產64.1億元。
針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中暴露的信息公開不及時、結算進度偏慢等問題。加強信息公開專欄建設,優化購機補貼結算程序,對全市范圍內補貼進度實行半月通報。全市共受理農戶購機補貼申請9142份,補貼機具9764臺,直接受益農戶8156戶。使用補貼資金和結算資金均位居全省前列。
針對農村廁所改造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全市農村“廁所革命”的指導意見》,舉辦全市農村改廁專題培訓班、區縣改廁專題培訓班20余次,實現改廁培訓鄉鎮全覆蓋。全市今年已完成改廁24224戶,改廁竣工率為102.5%。開展農村改廁檢視整改和市級抽查復核工作,共排查戶廁26724戶、排查公廁695座,完成問題戶廁整改1948戶、問題公廁整改15座,確保村民如廁干凈衛生。
整治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重點解決蔬菜、禽蛋、水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藥、獸藥添加禁用成分問題。全市出動各類農業執法人員704人次,檢查生產經營主體448家次,抽檢蔬菜、禽蛋、水產品等34份,抽檢農藥60組、獸藥2組,查處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2起、責令整改9起。(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