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國語·魯語下》記載了魯大夫文伯與其母敬姜的一段對話: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懼干季孫之怒也。其以歜為不能事主乎?”其母嘆曰:“魯其亡乎?……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先人。’爾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絕祀也?”
敬姜對文伯的教誨之言,很好地詮釋了“成由勤儉破由奢”的道理,今日讀來依然發人深省。在文伯看來,像他這樣身居高位的人家,母親還要親自紡線,實在是不合時宜。而敬姜則因此擔心文伯追求奢逸、貪圖享樂,最終導致魯國滅亡,并通過一番長論教導文伯要牢記“君王操心、臣民出力”的遺訓,時刻做到艱苦奮斗、勤儉節約。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奢侈之費,甚于天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歷覽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致,其衰也則反是。”這些飽含哲理的話語,無不闡明了勤儉與奢逸的利害關系。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家庭、一個人,保持勤儉就會興旺昌盛、貪圖奢逸終將導致衰敗消亡。
上世紀30年代,美國著名記者、《西行漫記》作者斯諾前后兩次到延安采訪,當他看到毛澤東住著簡陋的窯洞、周恩來睡著生硬的土炕、彭德懷穿著用繳獲的降落傘改制的背心、林伯渠戴著用線繩系著斷了腿的眼鏡等細節后,斯諾由衷感慨中國共產黨人有一種戰無不勝的“東方魔力”,斷言這是興國之兆、勝利之本。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意味著在物質層面堅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更意味著在精神層面保持著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思想態度。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依然保持著這種優良作風,帶領全國人民經過70年的不懈努力,讓一個曾經滿目瘡痍、一窮二白的國家發生了巨變,讓中華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闊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上下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風”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并沒有完全形成自覺。少數黨員干部在思想深處認為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觀念過時了,“舌尖上的浪費”“會所中的歪風”“車輪上的鋪張”樹倒根存,有的政績觀錯位,“花錢沖動,辦事不動”,有的熱衷于弄虛作假,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但要知道,今日之中國,雖說已經沒有了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險阻,擺脫了缺衣服少口糧的生活困境,但應對“四大考驗”、防范“四大危險”,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我們依然有很多困難要克服,有很多艱苦的道路要走。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確處理公私、義利、是非、情法、親清、儉奢、苦樂、得失的關系。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始終牢記“兩個務必”的諄諄告誡,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砥礪前行、埋頭苦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中行穩致遠。(王李彬)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