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金安節,字彥亨,休寧峽東人,生于北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死于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一生歷經北宋哲宗、徽宗、欽宗,南宋高宗、孝宗五帝,也屬少有。
據《中國名人志》第七卷記載,金安節天資聰明有悟性,記憶力非常好,年輕時便熟讀經史,尤其精通《易經》。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由太學生提拔為進士,開始走上仕途。初任新建縣主簿,后升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大理寺宗正少卿、吏部尚書兼侍讀等職務。南宋開國皇帝高宗曾贊譽他是國家有用之材。
金安節為官,正值國家多難之際。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南侵,北宋都城汴京被金攻占,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同年,宋高宗趙構在臨安即位稱帝,重建南宋政權。無論局勢有多惡劣,無論朝中有多兇險,金安節為官從來都是秉直敢言、剛正不阿、愛憎分明,不阿附權貴。
看金安節的履歷,我們發現從紹興七年(1137年)至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金安節曾在故鄉隱居長達十八年,其中緣由就與他本人剛正不阿的品性有關。
紹興七年,金安節已官至監察御史,不久又提任殿中侍御史。就在這年,金安節得知秦檜之兄秦梓出任臺州知州,倚權仗勢,受賄賣官,欺壓百姓,魚肉鄉里之事。此時正是權臣秦檜當道,很多人都對其惟命是從,朝中大臣多不敢言秦梓,唯獨金安節不懼秦檜報復,不怕丟官解職,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彈劾秦梓與宦官梁師成內外勾結、接受賄賂、橫行霸道等種種罪行,堅持據理力爭,直至宋高宗將秦梓免去官職為止。秦梓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老百姓都稱贊金安節為民除害。但金安節也因此得罪了高居宰相之位的秦檜,秦檜對金安節恨之入骨,時時想尋機報復陷害他。不久,金安節因母親病故按例辭官,回歸故里為母守孝三年。但因秦檜作梗,遲遲得不到起復。直到秦檜去世,金安節才被起任嚴州知州。
重新起用后,金安節很得宋高宗賞識,先后任浙江嚴州知州、提點浙西刑獄和大理寺宗正少卿。在大理寺四年間,金安節秉公執法,嫉惡如仇,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同僚,高宗皇帝考慮到官場權衡,就將金安節調任禮部侍郎。待到孝宗皇帝繼位,金安節又改任兵部侍郎、繼而升任吏部尚書兼侍讀。期間,金安節又向朝廷建言整肅吏治,面對不少權貴,絲毫不退縮,始終不屈從,大家都佩服他,稱他是“金石人”。
盡管仕途一直很順,但金安節并未改其秉性,依然是剛正不阿、直言不諱。只要他認為不對的,不管對方是什么人,他都一律對待。
韓世忠是抗金名將,因功勞很大,先后擔任司農丞、殿中侍御史等職務。韓世忠有個兒子韓彥直因為父功被任命為直秘閣官職。金安節認為不妥,他上奏說:“崇寧、大觀年以來,就有這種情況發生,多數人一直持反對意見。現在韓彥直授官,完全是借了父親的光,這不符合國家法度。”金安節堅持不予報請。
堅持原則,對事不對人是金安節一貫作風。連皇帝也不例外。有一次,孝宗私下想給兩個人分別官升一級。這兩個人是孝宗當太子時,東宮藩邸的兩個舊屬。也許孝宗也覺得這種事不好張揚,只想讓金安節悄悄給辦了。誰知時為中書舍人的金安節知道后認為不妥,竟不給孝宗面子,拒絕給這兩人寫升官的詔書。時為給事中的周必大也表示即便寫了詔書也不予頒示。由于兩人反對,逼使孝宗不得不收回成命。事后,孝宗曾親口對他說:“我知道你獨立不結黨營私,是個誠實的人。”
在金安節擔任兵部侍郎期間,針對南宋與金兵講和之際,金兵提出許多侮辱宋廷的條件,此時,他極力反對說“世稱侄國。國號不加大字及用再拜二字,皆不可從也”。此時,金安節年事已高。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金安節卒于故里,享年七十七歲,被朝廷追贈“通奉大夫”和“累贈開府,儀同三司、少保”, 可謂尊榮至極!之后的《宋史》評論金安節:“安節拒秦檜排淵覿,堅如金石,孤立無黨,死生禍福曾不一動其心,有古大臣風烈。”(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