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17年績溪縣揚溪鎮石門村“草龍舞”被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草龍”游藝活動起源于隋唐,盛行于明清,是徽州地區的傳統民俗,為古徽州人民祭拜汪國公(唐朝越國公汪華,是古代忠君愛國、勤政安民的典范)的一種形式。人們舞草龍來紀念心目中的龍,祈求國泰民安,渴望來年風調雨順。
石門村堅持傳承與弘揚本地特色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村民用稻草、竹、劍麻等材料,照龍形扎制而成“草龍”。
草龍一般由十六名青壯年擎舞,鞭炮齊嗚、鳴鑼開道,龍珠引導,“搖頭、擺尾、騰躍、纏龍”,舞姿多樣。
晚上游舞,龍體插上點燃的香火,舞動時點燃的香火隨風飄動,似活龍在天,故又稱為“火龍”。
“火龍”在夜幕中騰飛漫舞,妙趣橫生,一直鬧到深夜,最后將火龍送到村水口外,拋于河中,據說這樣就送走了火神,遠離回祿。
人們用手機記錄下這最美的一刻
(績溪縣紀委、縣監委 圖/翟鵬 文/胡萌)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