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正風肅紀的依據是黨規黨紀,如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等。黨規黨紀內容很多,規定也很細,當然不大可能都記得住、記得準;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黨員領導干部心中是有數的。
其實,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建設重要成果的新版準則、條例、規定等,已經實施一段時間。黨員領導干部至少應該知道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光是禁止公款吃喝的,對會議發文、用房用車、迎來送往、新聞報道等都有明確要求。而實際情況是,個別地方和單位至今好像對此并沒有留意:“怎么,管吃喝,還管在什么地方開會,開什么會嗎?”
有的領導干部甚至對紀律處分條例“六項紀律”一無所知——“不是一直講三大紀律嗎?”
貫徹準則和條例等,對于端正黨風效果是顯著的;但也應坦承,黨員意識淡薄、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已非一日,有的甚至積弊不淺,對全面從嚴治黨在思想認識上和貫徹落實上,有明顯“溫差”。如——
位置上的“溫差”。由于這些年對領導機關監管更加嚴密,制度籠子扎得相對較嚴,所以違規開會、就餐、用車等大幅度減少。問題是,越往下政策衰減越多。有的基層單位、基層干部,依然習慣把改進作風當成“一種說法”,并不當真,公款吃喝照舊,公車私用照舊,超配用房照舊。在他們看來,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上面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只要是工作,就不用管它什么紀律規定。變化僅僅是不再像過去那樣高調張揚。
行業上的“溫差”。有人說,“從嚴”,黨政機關管得最緊,而事業單位特別是企業彈性較大。這個說法未必妥當。但正風肅紀,在行業間的“溫差”確實存在:有些經營性開支未必和經營有關,有些出國考察未必和考察有關,有些經費預算其實是杜撰“故事”,有些辦公支出其實是更“巧妙”地把公家錢花掉……雖然不能否認行業的特殊性,但有沒有以特殊性為理由規避紀律的情況呢?不少!
地域上的“溫差”。“天高皇帝遠”形容國家治理的鞭長莫及。管黨治黨恐怕也存在同樣問題。大城市與小城市、城市與農村、發達地區與偏遠地區,“溫差”是明顯的,甚至是可感的。
這種“溫差”表現在很多方面,茲不羅列。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熱、下面涼,中間熱、邊緣涼,機關熱、基層涼”這樣的“溫差”,實質是治理的不充分、不均衡;而這恰恰是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的難點所在。
當然應該“打虎”力度不減。“打虎”可以提振士氣、震懾腐敗分子,這沒問題;但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老百姓更有切膚之痛。小官未必不能大貪,自不待言。即使是那些截留、克扣、強占等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影響也是極其惡劣的。正風肅紀向基層延伸,不僅必須也相當迫切。
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全面從嚴治黨是系統工程。蘋果爛在心里固然糟糕,但由小到大、由外往里的侵蝕同樣危險。對腐敗病毒的清除,必須堅持全面“無死角”、從嚴“無例外”、執紀“零容忍”,否則一定會“轉移”和“復發”。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次第展開,其重要目標就是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不能說,“我不是黨員官員,不受節制”“我是做學問的,嚴禁公款吃喝與我無關”“反腐是大官的事,小干部沒人管也管不著”……坦率地說,糾正這種錯誤認識、堵住政策漏洞的有效途徑,就是通過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使國家監察與黨內監督內在一致、高度互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這是在制度的頂層設計上提升國家治理水平的治本之策,一定可以解決好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冷熱不均、著力不勻問題。(米博華)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