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蒼蠅”雖小,但危害面廣。“蠅貪”直接損害群眾切身利益,最能刺痛百姓的心。去年下半年以來,安徽持續聚焦“蒼蠅式腐敗”,建立省、市、縣三級重點督辦模式,下大力氣,一錘接著一錘敲,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零容忍”,堅決查處,毫不手軟—— “碭山縣朱樓鎮梁寨村村委會委員尉言玲截留群眾交納養老保險資金,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款被收繳”“潛山縣槎水鎮龍關村黨支部書記、扶貧互助社出納汪孟平多次將扶貧互助資金挪用給他人使用,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
隨著重點督辦工作的推進,一批“雁過拔毛”、“微權巨腐”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在重點督辦的重錘和利劍下暴露并受到嚴懲。去年下半年至今年6月底,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重點督辦問題線索2654件,查處2343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102人,移送司法機關123人。
“一竿子插到底” 持續傳導壓力
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必須“一竿子插到底”,落實好基層黨委主體責任,其中縣委是關鍵。安徽省委主要負責同志明確要求,“嚴格落實縣鄉黨委書記責任擔當,堅持把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縣鄉紀委的主要任務,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嚴肅問責失職瀆職行為。”
按照中央紀委要求,2016年6月中旬,安徽開展第一批重點督辦工作,省紀委在全省16個省轄市各選1個問題反映集中、信訪量大的縣(市、區)作為重點督辦縣,每個重點督辦縣確定10件重點問題線索,并專門召開16個省轄市紀委書記集體約談會,由省紀委主要負責同志當面交辦省級重點督辦問題線索。
對督辦的問題線索,由各市、縣(區)和鄉鎮黨委或紀委主要負責同志牽頭,采取層層簽訂責任書、當面交辦、集中約談、督導調研等方式層層傳導壓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向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
聚焦重點領域 對問題線索“大起底”
省紀委密切關注并梳理重點問題線索,建立線索核查工作臺賬和督查工作臺賬,明確責任單位、經辦人、完成時限和完成標準。
今年上半年,全省16個省轄市對2015年以來紀檢機關受理的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信訪舉報情況進行全面梳理起底和“回頭看”,聚焦有關扶貧、集體“三資”、土地征收、惠農、基層執法等領域7個方面的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線索,邊梳理、邊督辦、邊銷賬,再梳理、再督辦、再銷賬,分批輪動,持續發力。
結合當前工作重點,省紀委下發通知,要求至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目標實現前,每年均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同時把全省所有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都納入省級重點督辦范圍,定期梳理、限時辦結督辦的問題線索。目前,全省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已經啟動。
強化辦案效果 嚴肅執紀問責
反腐要涉險灘,更要下基層。安徽省紀委負責同志率先帶案下訪、包案下訪,對重點督辦件辦理情況實施督查,隨時對重點督辦件進行指導督查、跟蹤督辦。省紀委相關部門帶著問題線索,有重點地深入現場檢查復核,一經發現“調查處理情況不清、責任追究不到位”的情形,一律責令“回爐”,著力強化辦案質量與效果。
截至今年6月底,省紀委已完成兩批重點督辦任務,覆蓋16個省轄市22個縣區,查處問題線索320件。其中,今年上半年,省紀委第二批重點督辦工作,督辦問題線索160件,已辦結154件,查處252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13人、移送司法機關17人。
各省轄市紀委連同扶貧領域問題查處一并延伸至縣鄉一級,對“雁過拔毛”、“微權巨腐”等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查處。利辛、臨泉、霍邱等縣實行“一案一策、綜合施策”,并建立包案機制,對重點信訪件辦理實行簽字背書,從上到下一一簽訂責任狀,切實提高重點督辦件質量。亳州市圍繞扶貧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嚴肅查處了渦陽縣農委利用農資補貼貪腐問題和利辛縣一鄉鎮套取危房改造資金等一批典型案例,涉及47人,給予開除黨籍30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6人。
截至目前,全省16個省轄市市累計對103個縣(市、區)和15個市直單位開展了市級重點督辦,查處問題線索1374件,處理責任人1093名,其中黨政紀處分1014人,組織處理178人,移送司法機關72人。62個縣(市、區)累計對423個鄉鎮和33個縣直單位開展了縣級重點督辦,查處問題線索960件,處理責任人692名,給予黨政紀處分603人,組織處理97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
持續通報曝光 釋放執紀必嚴信號
全省已建立侵害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省、市、縣三級聯動公開曝光機制,點名道姓強化震懾效果,不斷釋放執紀越往后越嚴的信號。
省紀委依托安徽紀檢監察網等新媒體傳播平臺,開辟“監督曝光”專欄,對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堅持至少每月一曝。今年1—6月,省紀委分9批對47起典型案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按照誰查處、誰負責的原則,16個省轄市和省直機關工委查處的典型案例,都在省紀委新媒體傳播平臺“監督曝光”專區通報,點名道姓公開曝光已是常態,成為推動工作的有力“武器”。
據了解,目前全省第三批重點督辦工作正在推進中。(記者 陳多潤 通訊員 黃策 賴兵強 )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