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凡治家,宜起早。桌要擦,地要掃。粗布衣,菜飯飽。孝父母,敬哥嫂。夫與妻,要和好。一家過,莫要吵。親良朋,敬師長。睦鄰里,恤貧老。世間事,耕讀好。學賢圣,行正道。賭博場,莫去跑。種田地,勤鋤草。沙薄地,功要好。養豬羊,莫玩鳥。學技藝,手要巧。做買賣,要公道。有良心,莫奸狡。忍耐些,省煩惱。官錢糧,早完了。出人情,親自到。閑是非,不可曉。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膽要大,心要小。戒驕傲,防傾倒。錢難賺,莫費了。減色欲,增壽老。啟青年,創家道。光陰快,人易老。盤心血,直到老。但為人,要學好。依我勸,福大小。讀一遍,好不少。
程氏上祠堂家范
敦孝友:書稱君陳孝于親,友于兄弟,以為一家之政。夫子稱之曰:是亦為政。蓋國家初無二理,今日之所以教家,即他日之所以教國。此雖先世之遺訓,而為子弟者,宜世守而勿失。敢有故違不遵者,家長先責之以理,抗而不服者,聞諸公庭,依律發落。
睦宗族:宗族本一家至親,不甚疎遠。故范文正公置義田以睦宗族,而張公藝九世同居。二公之高誼,固不能學,亦須仰其遺風,凡事以遜讓為是,不必因小忿致傷大義,保守身之道,正在慎之于始。
恤孤寡:慘莫慘于孤寡。仁人君子,無不動心,況我同支同本之人。痌瘝一體,休戚相關,尢宜加意軫恤,格外推仁,務使各得其所而后已,從是而推之,親戚友朋,奴婢乞丐之類,無不以是心推之,則仁不可勝用矣。
勸生業:天下之事,莫不以勤而興,以怠而廢,周公大圣人也,而猶作無逸陳 風以戒成王。子弟輩志在國家者,固當奮志向往,自強不息。其不能者,或于四民之事,各治一藝,雞鳴而起,孜孜為善,必求其事之成,藝之精,然后可。
戒爭訟:好爭非君子之道,爭之不已則必至訟,訟豈盛德事哉!訟者之辭,皆無實之辭,最足壞人心術,且至費財破家,何益之有?凡事只宜忍耐,不必好爭,縱有外侮,亦宜靜以制動。公道即明,自然而寢,若以非理訟人,尤為不可,故易 卦終訟,受服而猶有終朝三褫之戒。
毋倚勢:從古以來,未有不因恃勢而取敗者,強莫如秦,富莫如晉,使其能忘強富,豈非長久之道。在有國者,尚如此,況其他乎?子弟輩茍以力以才欺人,是皆倚勢者也。安知勢之強于我者,不亦以勢而制我?正宜此自反,雖有勢而不為 所使,便是守身保家之道。
崇典禮:養生送死,先圣自有定制,可以行之萬世而無弊,智者或太過,愚者或不及,皆非也。且如葬祭之類,自有文公家禮,儀節不豐不儉,乃為中道,何近世惑于邪說,略不以此為意,豈是大家體面,英俊合宜知之。凡葬祭儀式,及祭品等件,并遵朱夫子儀節,不可妄為太過,吝而不及,失其中道。
別男女:易之家人卦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至哉!圣人之言,蓋天下之風化始于閨門。若不先正以男女,則家風何以厚哉。
遠佛老:佛老之說,最惑人心,人死豈有輪回之理?夫子謂之知生之理,則知死之理,能盡事人之道,則能盡事鬼之道。斯言盡矣。修齊供佛,何益于事,或以為表孝子之心,則又愚之甚者。盡葬埋之禮,而衣衾棺槨之類,并從加厚,擇吉地而以封以樹,便是孝子之心,若以修齊供佛以為孝,則一切小人皆能為之矣。必以是而為脫離地獄,則又以父母為有罪之人矣。安得謂之孝,后有賢者,不可不知。
重家學: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皆所以修身也,易曰:蒙以養正,圣功也。家學之師,必擇嚴毅方正者為師法,茍非其人,則童蒙何以養正哉。
〔闡釋〕程氏家訓從敦孝友、睦宗族、恤孤寡、勸生業、戒爭訟、毋依勢、崇典禮、別男女、重家學等九個方面規范族人的行為。在“重家學”一節中,程氏家訓告誡族人:天下的根本在于國家,國家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人自身的修養。要在實踐中探索真理,要心志真誠,端正心思,修身齊家。《易經》指出:“要重視啟蒙教育,培養純正無邪的品質,這是圣人的成功之路。”請老師,一定要請那些嚴毅方正的,若不然,怎么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來呢?在“勸生業”一節,程氏家訓又這樣勸導族人:天下的事,無一不以勤奮而興旺發達,以懈怠而衰敗。周公那樣的大圣人,還作《無逸》《陳風》等來教育成王呢。我族的子弟輩,有志于國家的,就應當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為國效力。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要各學一門技藝,每天雞鳴就要起床,孜孜為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力求技藝精湛就可以了。
仁里上祠程氏上祠堂宗規
1、為子者,必以孝順奉親。為父者,必以慈祥教子。為兄弟者,必以友愛篤手足之情。為夫婦者,必以恭敬盡賓對之禮。毋徇私乖義,毋逸遊荒事。毋違法犯憲,毋信婦言以間和氣。毋學煙賭以廢光陰,毋耽酒色以亂德性。凡此數端,各宜深警。
2、家之盛衰,系乎積善惡而已。何謂善?恤寡憐貧,周急救災,凡濟人利物之事,皆是矣。何謂惡?巧施奸偽,舞弄是非,凡反道敗德之事,皆是也。愛子孫者,慎勿遺之以惡。
3、家之和與不和,皆系婦人之賢否。其賢者,奉舅姑以孝順,事夫主以恭敬,待妯娌以溫和,撫子姪以慈愛,御奴婢以寬恕,如此之類也。其不賢者,狼戾妬忌,恃強欺弱,爭長競短,以是為非,敗壞家政,如此之類也。福善禍淫,天道昭彰,為婦人必當鑒此。
4、冠婚喪祭之禮,無論家之有無,素樸為上,勿習世俗浮華,有違家禮。
5、按禮文之喪親,朝夕奠哀,哭泣送殯,若以佛法為超度,或鼓樂超薦皆須屏絕。
6、宗祠之設,所以敦本睦族也,每歲正旦團拜,集少長敘尊卑也。春秋祭祀,悉遵家禮,追遠致敬也。
7、諸處墓塚,年遠平塌淺露者,當奉潔土以培之。無碑石者,當即刻勒以銘之。被人侵占者,當清理以復之,切勿置之度外。
8、兄弟伯叔同氣之親,分產析業,務在公平,毋徇偏頗,以起諍紛,族人尚因財產爭競,從賢良正直者調處,毋得健訟,有傷大義。
9、族中諸父昆弟相稱,各以其字,同輩以上者,必曰某字兄。同輩以下者,必曰某字弟。伯叔命姪曰某姪,姪稱伯叔曰某伯父某叔父,輩長者,稱某公,毋稱我爾。
10、塋田之產,崇標祀也。各支子孫,輪流歲收。每屆清明之時,預備祭物,集各房少長,詣墳拜掃歲以為常,勿以漸遠廢禮。
程氏上祠堂庭訓
孝:親者,與天地同德,念罔極之深恩,愧此生之難報,人俱含齒戴發,不如反哺跪乳之禽獸,可乎!然孝非奉養之謂也,凡為子者,當敬身如執玉,盡心竭力,得親順親,乃可謂孝矣。如曰奉養為孝,彼啜菽飲水承歡養志者,顧反不得為孝乎!
悌:事親之外,厥惟敬長,誠以長者,皆吾諸父諸兄也,實高曾一本所同出,父母一體所由分,雖其間有親疎隆雜之殊,而總不可無愛敬以相浹,是故出入晉接,慎毋以其貧而慢之,亦毋以其愚而忽之。
忠:士人貴位,熟不曰顯親揚名哉?然曰顯親,徒食其祿,如曰揚名,徒策其名。仕版惟有惓惓之忠,芳名不朽,榮及先人,此真可為顯親揚名矣。然所謂忠者,又豈僅捐軀徇國而已耶!凡分猷宣力,靖 不遑,恪恭厥職,不二不欺,無論崇卑內外,總皆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如諸葛武侯所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乃所謂純忠。
信:飭紀敦倫,友亦人倫之一也。所謂友者,非徒酒肉 而已,貴在有中孚之實焉。試觀古人,一諾千金,片言九鼎,偶然相訂,久要不忘。若元伯之與巨卿,雖千里如覲面也。今之交友者,口是心違,朝翻暮覆,挾投贈之虛文,掩猜嫌之隱念,彼正大光明者,愿如此其曖昧乎!宣圣有言:人而無信,如樹無皮,為子弟者,其朂之!
禮:人之處世,大而有綱常名教,小而有日用細微,吾惟于大者凜遵名分而不踰,小者恪守成憲而不越,防淫節性,別嫌明微,恭敬為禮之本,謙讓為禮之實,尊卑上下,秩然不紊,吉兇賓嘉,有典有則,視聽言動,蹈矩循規,則身修而家亦于是齊矣。
義:易云:義以方外。書云:義以制事。義之于人重矣!蓋所謂義者,乃天地間正大之理,以之決死生,則臨難無懼,以之衡取予,則見利不貪。輕財重義,則倫理無傷,疎財仗義,則貧寒戴德,公義所在,勿以私恩而徇情,大義所存,勿以怨仇而戾眾,權為義之斷,中為義之準,古來好義之君子,孰不精義以行義也哉。
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非一無取也,蓋取所可取也。是故,一物之投,必辨所從來,無處而饋,宜卻而弗受。得所當得,雖千駟不為貪。取非其有,雖一介亦為盜。寧廉潔留清介之名,毋茍得貽貪污之誚,畏四知于暮夜。期清白以傳家,庶知行克矜無累大德。
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又曰:恥之于人大矣。夫恥者,所謂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者也。存而不失,則進于圣賢。喪而不顧,則入于禽獸。人知此理,便當顧名思義,端品潔身,勵志操修,出言顧行,不以衣食之惡為恥,而以道德不若人為恥。生平心事,可對人言,斯乃可謂信仰無愧,衾影無慚者矣。
績溪仁里程氏四同歌
同干事勿避勞苦
同飲食勿貪甘美
同行走勿擇好路
同睡眠勿占床席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