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昔日磨灘,依偎巢湖,圩田稻浪孕育千年農耕文明;今日磨灘,以‘廉守初心’為舵,揚鄉村振興之帆……”在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磨灘旅游度假區內,由普通民房改造成的“磨灘村史館”,已成為包河區黨員干部開展紅色廉潔教育的新地標。
磨灘村史館不僅是一座記錄鄉村發展變遷的展館,也是一個融合紅色基因、廉潔文化與鄉村振興成果的“紅廉課堂”。該館貼近基層實際,突出人文特色,以“紅色大圩-圩啟新章-振興磨灘”為敘事主線,通過老物件、圖文展板、微縮景觀等多維呈現,帶領干部群眾開展沉浸式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用更接地氣、更抵人心的方式傳播廉潔文化。自2025年7月1日磨灘村史館開館以來,現已接待各類參觀20余場次。
這是包河區持續深化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包河區紀委監委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資源共享”原則,深挖本地特色資源,積極構建多元廉潔文化微陣地,不斷擴大廉潔文化教育覆蓋面。合柴·1972以原合肥監獄禁閉室為載體,打造“一墻之隔”“一步之遙”“一念之間”主題廉潔文化教育微陣地;濱湖森林公園以“游覽步道”+“荷塘美景”為載體,融合廉潔漫畫、廉潔詩詞、廉潔故事等內容,打造“清風步道”和“廉聲亭”;天山公園“愛廉說”廉潔文化陣地設置“清正廉潔”“包公打卡點”“家風家訓”等景觀,增加“愛廉亭”“知廉廊”“頌廉池”等廉潔元素,讓廉潔文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與此同時,包河區紀委監委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為契機,在駱崗街道包河苑社區打造廉潔文化微陣地。將墻廊、室角、廣場、社區活動室等空置資源改造成“清風亭”“廉政功能室”和“廉潔文化廣場”三個板塊,嵌入廉潔標語、廉政警句、廉潔小故事等元素,讓干部群眾在休閑娛樂之余,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廉潔文化的熏陶。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重在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下一步,包河區紀委監委將持續創新廉潔文化建設的形式和載體,推動廉潔文化“入眼”“入腦”“入心”,不斷營造向善向上、崇廉尚潔的良好氛圍。(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