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作風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抓好作風建設非一日之功,“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彰顯頑強意志,透著堅定決心。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要留清氣滿乾坤。百余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其中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黨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并堅持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贏得了歷史主動和人民衷心擁護。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將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貫穿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之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堅持抓長、長抓,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才能持續鞏固作風建設已經取得的成效,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持續深入學習是基礎。理論有多清醒,行動就有多自覺。“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理想信念,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煉就“金剛不壞之身”,防止歪風邪氣近身附體。要用好“三會一課”等,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載體,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和教育,增強黨性,固本培元,用堅強黨性來抵御不良風氣侵襲。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不斷砥礪黨性、淳厚作風,在為民服務中踐行宗旨、彰顯擔當,自覺養成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良好習慣。
抓好建章立制是保障。法規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改進作風必須向制度要長效。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制定出臺,從此滌蕩風氣、振奮精神、改變中國。從《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到《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從《關于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意見》再到《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一系列制度規范標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思想“紅線”、紀律“底線”、行為“雷區”,用制度保障了作風之變、行為之變、風尚之變。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做好常態化長效化的文章,必須繼續在“扎緊制度的籠子”上多下功夫,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建立嚴格、完善的作風建設法規制度體系,健全經常性發現和解決作風問題機制,提高監督穿透力和有效性,以常抓保證長治。
壓緊壓實責任是關鍵。責任重于泰山。黨的作風建設沒有“旁觀者”,只有“責任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就要緊緊扭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靠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切實負起責任,以“責任鏈”扣緊“落實鏈”,確保責任主體、責任內容、責任考核、追責問責全鏈條貫通。領導干部的作風歷來是引領黨風和社會風氣的重要風向標,是人民群眾觀察黨風的重要窗口。在作風建設方面,領導干部帶好頭是無聲的示范。要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如此,才能不斷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引向深入。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在改進作風問題上,我們不能退,也退不得。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以滾石上山的勁頭、爬坡過坎的勇氣,保持定力、寸步不讓,深化整治、見底見效,就能一步步實現弊絕風清、海晏河清,讓清風正氣浩蕩充盈、生生不息。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