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優良作風保障高質量發展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在合肥召開
省委常委會主持 梁言順講話 王清憲出席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安徽省委關于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優良作風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決議》
9月9日,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在合肥召開。本報記者 楊竹 許昊 攝
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于9月9日在合肥召開。出席這次全會的有,省委委員73人,省委候補委員4人。全會由省委常委會主持。省委書記梁言順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省委委員、省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
全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聽取和討論了梁言順受省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安徽省委關于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優良作風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決議》。
梁言順就《意見(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指出省委研究制定意見稿,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的具體行動,是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的重要舉措,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的有力保障,充分體現了省委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充分體現了省委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堅定決心。
梁言順強調,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我們對全省人民的鄭重承諾,要盯緊目標,全力打好攻堅戰。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要加強經濟運行調度,經濟大市要為全省發展挑大梁,其他市要在有質量的前提下把速度提起來,拿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狀態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要堅持標準、鼓足干勁,拿出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勁頭奮力往前趕。要加強工作盤點,對標先進找差距,拿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勇氣在更多領域實現領跑。
梁言順指出,現在發展任務很重、困難很多,要抓住重點,勇于突破“臘子口”。要全力抓好擴大投資,加大項目謀劃推進力度,大力提振消費,打造更多消費燃爆點,抓好外貿出口穩存量、促增量,著力解決動能不強、后勁乏力問題。要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多措并舉推動企業減負,引導企業加快技術改造、降本提質升級,著力解決產業發展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問題。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保障力度,扎實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工作,著力惠民生、防風險、保安全。
梁言順強調,時代在變、環境在變,要打開思路,創新方法走新路。要以融合的理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通過相互賦能催生更多科學新發明、技術新方向、產業新賽道,造就更多新質生產力的“金娃娃”。要以開放的意識激發和釋放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加強省域聯動、區域聯動、城鄉聯動,謀劃實施一批合作項目,聯動全省各區域板塊協調并進,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要以改革的思路打造一流發展環境,持續創優營商環境,改進招商引資方法,為高質量發展集聚高端要素和項目資源。要以轉型的思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以共建長三角美麗中國先行區為牽引,一體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著力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決防止治理后再污染。
梁言順指出,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抓硬道理就得有硬作風。學習教育使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作風有了明顯轉變,要鞏固作風,提振精神促發展。要以實干創造實績,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用干的實績贏得組織和群眾的認可,以干的行動打開事業發展的新天地。要以擔當體現價值,落細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以責任落實推動工作落實,各級黨組織要堅定扛起主體責任,“一把手”要當好“領頭雁”,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梁言順要求,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艱苦奮斗、團結奮斗、不懈奮斗,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確保“十四五”圓滿收官,確保“十五五”良好開局,加快打造“三地一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
不是省委委員的省級負責同志,不是省委委員、省委候補委員的省轄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省直各單位、中央駐皖單位、高校和省屬企業黨組(黨委)主要負責同志,部分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基層一線代表列席會議。(通訊員 鄭言 記者 李浩)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