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不久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考察,先后來到陽泉、太原等地體察民情、追溯過往,強調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激勵廣大黨員干部賡續紅色血脈,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三晉大地,積淀著厚重的文明;表里山河,傳承著不朽的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要在重溫歷史中筑牢信仰之基,在撫今追昔中汲取奮進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砥礪奮進、勇毅前行。
巍峨太行,烽火歲月淬煉出的精神豐碑在此矗立。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東渡黃河,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在這里領導發動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鑄就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這些精神,是烽火歲月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壯麗書寫,是“山山埋忠骨”的赤膽忠誠,是“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的魚水情深,是“官兵一致同甘苦”的嚴明紀律與艱苦奮斗。朱總司令那根著名的扁擔,挑起的不僅是軍糧,更是官兵平等、不搞特殊化的鋼鐵紀律。這種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光榮傳統,正是黨在艱難困苦中贏得民心、克敵制勝的根本法寶。
紅色基因,新時代作風建設最本真的源頭活水。“七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進一步落實到位。回望歷史,黨的自我革命絕非憑空而生,其精神內核與黨在戰爭年代形成的優良作風一脈相承。從井岡山時期“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秋毫無犯,再到西柏坡“進京趕考”前“兩個務必”的諄諄告誡,無不昭示著黨在革命與建設時期錘煉的紀律規矩與優良作風,這正是新時代作風建設植根的沃土與承繼的寶貴財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新時代對紅色基因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保持“趕考”清醒的深刻回應,是防范脫離群眾這一最大危險的銳利武器。
昭示未來,偉大精神需在傳承與踐行中煥發生機。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必須自覺從中汲取豐厚滋養與不竭動力。要將作風錘煉的場景延伸至革命舊址、歷史展館,讓太行烽火、呂梁脊梁等成為最生動的教材,引導黨員干部在歷史回響中深刻體悟,今日糾“四風”、樹新風,正是對革命先輩用生命守護的紀律作風的忠實傳承與時代捍衛。要聚焦“常”“長”二字,將紅色基因蘊含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公仆意識融入制度建設,健全精準施治長效機制,嚴防“疲勞厭戰”和隱形變異問題。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家寶,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作風轉變帶來的新氣象,不斷擦亮共產黨人的作風名片。(旌德縣俞村鎮紀委 黃嘉明)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