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由于我個人工作疏忽導致項目投標資料審核出現紕漏,感謝組織及時提醒,為我敲響了警鐘。今后我將以此為鑒,強化責任擔當,提升履職能力,堅決杜絕類似問題再發生……”近日,固鎮縣某縣直部門工作人員因對上報材料審核把關不嚴,被縣紀委監委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近年來,固鎮縣紀委監委始終秉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落實寬嚴相濟、嚴管厚愛要求,將精準運用“第一種形態”作為加強黨員干部監督管理的重要抓手,有效發揮挺紀在前的“預警”作用,努力幫助黨員干部糾偏止錯,讓監督執紀既有剛性力度,又有柔性溫度。
抓早抓小才能做到防微杜漸。該縣紀委監委通過日常監督、信訪舉報、巡察反饋等,及時發現黨員干部履職過程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采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處理,幫助黨員干部早認清問題、早糾正錯誤,推動作風轉變、工作提效。今年以來,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772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498人次,占比達64.5%,有效實現懲治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通過監督指導、隨機抽查等方式,定期對黨員干部接受“第一種形態”處理后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對工作不重視、整改不到位的,嚴肅追責問責,避免出現“談話熱、整改冷”“一談了之”等現象。
此外,著眼源頭預防,該縣紀委監委緊盯關鍵節點,通過發送廉潔提醒短信、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縣黨風廉政教育中心、組織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等方式,常態化為全縣黨員干部敲響警鐘,不斷強化黨員干部自身“免疫力”。針對案發單位暴露出來的權力運行、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短板,做實做細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督促黨委(黨組)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健全完善管理機制和工作制度,補齊短板、堵塞漏洞,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