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感謝組織的及時提醒,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上還不夠細致嚴謹,相關審核把關工作也沒有做到位,今后我一定加強業務學習,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近日,青陽縣某單位一名副局長被青陽縣紀委監委談話提醒后深有感觸地說道。
今年以來,青陽縣紀委監委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則,把精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作為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抓手,對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等方面發現的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做到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過變大錯,筑牢廉潔從政“第一道防線”。
“一頓飯、一包煙、一張卡、一個紅包,往往是黨員干部走向腐化的開始。我們及時‘拉一把’‘喊一聲’,把牢第一道關口,防止‘小毛病’變成‘大漏洞’。”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劉堃表示,通過剖析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可以看出黨員干部出現大問題都是從小毛病發端,進而走向“破紀”“破法”。運用好“第一種形態”,真正把紀律挺在前面,早教育、早警示、早處置,才能實現管住大多數的目的。
該縣紀委監委將運用“第一種形態”納入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清單,派員列席相關單位黨委(黨組)會、民主生活會等,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推動深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具體化、規范化、常態化。今年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303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174人次,占總人次的57.4%。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堅持強化“治未病”思維,深化日常警示教育。組織新提拔干部、年輕干部、關鍵崗位干部等重點群體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沉浸式”感受逾越紀法紅線的沉重代價。選取近年來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典型案例19起,編印警示教育匯編,以案為鑒、以案示警,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運用好‘第一種形態’是實踐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關鍵。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前移監督執紀關口,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持續發力,使黨員干部既體會到紀法的約束和剛性,又感受到組織的關心與厚愛。”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