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中午時分,七旬老人周繼勇在海棠花園小區老年食堂就餐后走近前臺的人臉識別設備,沒花幾秒鐘就完成了“刷臉”結算。“菜品符合我的口味,價格也很實惠。我不用帶手機、零錢,往那一站就付完錢了,很省心。”周繼勇說。
在合肥市廬陽區,“刷臉”吃飯的長者太幸福。為實現助餐服務方便、快捷、安全,廬陽區在全省率先試點安裝“智能人臉識別系統”,并在轄區所有助餐機構上線該功能,讓老年人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進行信息采集,大大提升了老年人就餐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這是廬陽區積極推進老年助餐服務的一個生動縮影。作為老城區,該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有10.12萬,為保障轄區老人在家門口能吃上“暖心飯”,廬陽區紀委監委緊盯養老惠民政策落實,采取“室組地”聯動,通過列席會議、走訪調研等方式,圍繞老年助餐項目建設、運營質量、獎補發放等方面加強監督,推進民政、市監、鄉鎮(街道)等相關職能部門履職盡責,保障老年助餐這一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落實。
“我區在大力推進助餐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對接引進劉鴻盛、青松食品、蒸小皖等口碑良好的餐飲企業參與助餐服務,持續優化助餐設施運營,全區日均享受助餐服務老年人4500余人次。”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全區共建設運營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71家,其中老年食堂31個、助餐點40個,有效解決居家老人吃飯難題。同時,駐區委政法委紀檢監察組積極發揮“探頭”作用,推動區民政局規劃和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合作,外賣騎手可直接將飯菜配送至老人家中,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打通養老助餐“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廬陽區紀委監委將持續深入一線,傾聽民聲,匯集民意,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