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大爺,您知道村里有哪些人享受低保嗎?村里低保評議結果有沒有進行公示?”近日,宿州市埇橋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深入基層實地走訪群眾,開展民生保障資金專項督查。
自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開展以來,埇橋區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緊盯社會救助領域中低保辦理存在的“關系保”“人情保”,以及干部不作為導致的“應納未納,應退未退”現象,對全區低保動態調整工作進行全程監督,壓緊壓實部門責任,切實筑牢民生資金監督“防火墻”。
以低保救助中的突出問題為切入點,通過溝通了解、隨機走訪低保戶及周邊群眾等方式,全面排查工作人員在低保工作中是否存在弄虛作假、走過場等現象,防止出現因低保審核把關不嚴、公開公示流于形式造成的虛報、瞞報、造假等現象,全力兜牢民生救助底線。
針對發現的應保未保和應退未退等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向相關部門下發督辦函,督促限期整改。同時,會同職能部門建立完善定期會商、情況通報、聯動監督檢查等工作機制,明確監督重點,項目化統籌推進專項整治,有力有序推進集中整治。截至目前,通過全面摸排,新增城鄉低保3053人,核查退出不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3355人。
此外,區紀委監委還注重暢通群眾監督渠道,鼓勵群眾通過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參與監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核實處理并反饋,通過“紀檢+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有效監督,讓群眾真正感受到紀檢監察工作的實效,讓低保“曬”在陽光下。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跟進監督,嚴查民生領域黨員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等典型問題,保障惠民政策落實落細,讓社會救助資金真正惠及困難群眾。”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