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這幾天的氣候很不錯,加上縣里舉辦的活動,前來游玩的客人非常多,帶動了我們周邊的餐飲和土特產的銷量,每天的收入都很可觀哩......”日前,在霍山縣與兒街鎮大沙埂村的荷塘種植基地,當地的一位村民笑著向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說道。
因“蓮”生“廉”,以“蓮”喻“廉”。近年來,該縣大沙埂村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新模式,通過邀請縣攝影家、書法家、美術家等協會成員在荷花園現場創作,并在荷園廊道進行布展,精心營造出濃厚的崇廉尚廉氛圍,助力將“生態資本”轉化為“綠色財富”,持續賦能鄉村振興。
在當地,像大沙埂村荷花園這樣不斷把廉潔文化建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村居并非個例。鄉村振興工作涉及面廣,且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該縣紀委監委始終把廉潔鄉村建設作為加強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深挖鄉村廉潔文化,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廉潔色彩的精品示范村。同時,聚焦特色產業項目謀劃、農產品種養殖、農產品銷路等一系列群眾關心關切問題,緊盯政策幫扶、項目落實、干部作風等重點領域,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切實為“小微權力”戴上“緊箍咒”。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加強與各縣直單位和鄉鎮對接溝通,用好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文化館等陣地,常態化展播優秀廉潔文化作品,積極組織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先進典型評選,助力將廉潔文化融入日常工作生活,讓黨員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廉潔教育。
“廉潔文化來源于群眾、扎根于群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持續深入探索推進清廉建設融入鄉村振興,以清廉之風助推基層治理,以優良鄉風民風淳化黨風政風,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