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全市‘憶崢嶸歲月 傳紅廉薪火’廉潔文化藝術作品展面向廣大文藝家、文藝愛好者征稿,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踴躍投稿......”日前,六安市紀委監委聯合該市文聯、市文旅局發布廉潔文化藝術作品展征稿啟事,這是該市推進紅廉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近年來,六安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要求,立足紀檢監察工作實際,深挖本地紅廉資源富礦,多措并舉強化紅廉教育,在潤物無聲中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思想堤壩。
健全紅廉機制,讓廉潔文化“實”起來。市委出臺相關重點任務清單,圍繞思想崇廉、文化育廉、道德引廉、教育釋廉、宣傳倡廉、組織保障等六大工作目標,列出21項具體措施,明確廉潔文化建設的工作安排、責任單位和配合單位。認真落實黨員教育培訓五年工作規劃,堅持把廉潔教育融入干部培訓教育體系,在《六安市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中明確規定要“加強廉政教育,開展經常性警示教育”,精心開設紅廉教學專題,將“清風廉語六安紅”紅廉文化示范點確定為干部教育現場教學點,將警示教育片作為全市干部教育培訓教材,從制度層面推動廉潔教育常態化。
建設紅廉陣地,讓廉潔文化“強”起來。立足本地實際,以“打基礎、管長遠”為原則,推進黨風廉政教育館新建工程,著力打造一處紅廉一體的黨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陣地。同時,以“山水育人、紅廉鑄魂”為核心,深挖老區紅色資源富礦,以“四有”為標準,明確清廉方面內容占比不低于20%,高標準推進紅廉文化示范點建設,打造六安廉潔教育精品路線,充分發揮其輻射引領作用,形成以點示范、以點輻射、以點促面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已建成市級示范點5處、正在積極創建5處。此外,全市還有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新四軍四支隊政治部舊址等各類紅廉文化陣地24處。
深挖紅廉基因,讓廉潔文化“活”起來。組織“同心守初心 清風潤家風”家庭助廉五個一活動。打造“憶崢嶸歲月 傳紅廉薪火”藝術黨課《大別山之戀》。收集整理“洪學智—嚴守鐵令的紅管家”“徐立清—一心為公的三讓將軍”“徐向前—越是硬仗越向前的布衣元帥”等20余篇紅廉故事、家風故事,謀劃編印“憶崢嶸歲月 傳紅廉薪火”紅廉故事讀本。同時,將廉潔文化作品融入文化惠民暖心工程,開展“送戲進萬村”、“鄉村文化大舞臺”等品牌群眾文化活動,舉辦“新征程紀檢行”、“紅色記憶·我有傳家寶”賽寶大會、六安故事薈大賽等系列活動,組織干部群眾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紅色傳承”“紅廉文化”等題材,用身邊的鮮活事例,說發展、感黨恩、頌廉潔。
營造紅廉氛圍,讓廉潔文化“熱”起來。緊緊抓住“不想腐”這個根本,充分運用微電影、微視頻等藝術形式,持續舉辦“清風廉語六安紅”紅廉文化微電影微視頻大賽,涵養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將廉潔文化作品創作列入《六安市紅色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扶持辦法(試行)》支持范圍,持續宣傳推廣“清風廉語六安紅”紅廉文化品牌。市直相關單位積極將廉潔文化元素融入藝術作品,創排現代黃梅戲《鎖龍圖》、大型廬劇《金剛臺姐妹花》、廉政腰鼓《永唱中國夢》等,持續向社會傳遞崇廉尚潔價值觀念。
“紅廉教育永遠在路上,教育形式也必須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充分挖掘‘兩源兩地’紅色資源中的廉潔元素,積極拓展紅廉教育載體,不斷創新紅廉教育形式,以更實舉措做實做細老區紅廉教育。”(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