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各職能部門要盡快梳理、完善監督服務事項清單,強化溝通銜接,切實做好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上線基礎工作……”。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監督事項清單編制會上,黟縣紀委監委機關主要負責同志再三強調。
為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動基層監督下沉落地、有效融入基層治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黟縣紀委監委聚焦本縣基層治理和信息化監督實際情況,以“統”“理”“融”三字要義環環相扣,打出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建設“組合拳”,為高質量推動平臺建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牽頭推動,在“統”字上下功夫。成立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專班,制定《黟縣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平臺建設的目標、重點、方式等,把握時間節點和步驟,統籌做好平臺建設工作。細化鄉鎮黨委政府、相關縣直職能部門以及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工作職責,建立與縣級職能部門、鄉鎮的業務協同機制,有力壓實各方責任,充分發揮牽頭拉總作用。
有效推進,在“理”字上下功夫。組織22家縣直職能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監督服務事項清單編制工作。對照省紀委監委40項監督服務事項基本清單,逐一明確事項辦理主體和監督單位,補充完善“N”項監督服務事項清單。對職能部門報送的事項解釋、辦理流程圖、政策依據等逐一進行聯審,確保了“小微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
資源共享,在“融”字上下功夫。為切實有效減輕基層負擔,縣紀委監委以資源共享為前提,積極尋求“融合”解決途徑,通過在平臺創建賬號、嵌入鏈接引導等,實現與本縣社會治理平臺的有效銜接,實現“一鍵通達”,減少重復建設、數據壁壘,做到工作互通融合、互補互促。依托網站、微信小程序提供服務,在政府網站、紀檢監察網站、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相關APP小程序等添加平臺入口鏈接,豐富平臺運行載體,實現各類資源融通、融合。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邊推動、邊宣傳、邊總結、邊優化,扎實推動‘監督一通’服務平臺建設。”黟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要通過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發揮基層網格員作用,抓緊抓實平臺宣傳推廣工作,為全面上線工作做好充分準備。”(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