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冬季將近,天干物燥,請問是否制定了用火用電應急預案?”……近日,涇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深入黃田洋船屋、查濟古村落建筑群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展傳統古村落保護專項督查,詳細了解古建筑的保護利用、消防設施使用等情況,為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駕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強調,要加強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傳承利用。涇縣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個、中國傳統村落32個,該縣紀委監委把加強傳統古村落保護作為政治監督重點,推動職能部門編制《涇縣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工作方案》,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納入鄉村建設的總體布局,促使審計監督、巡察監督、政治監督貫通融合,壓緊壓實各單位工作責任,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涇川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據悉,縣紀委監委制定專項監督檢查方案,將傳統村落保護的10項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建立監督清單,統籌“室組地”監督力量,緊盯立項審批、招標投標、工程建設、竣工驗收、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同時,形成“收集問題—派單督辦—整改落實—反饋回訪”的監督工作閉環,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今年以來,已開展專項監督28批次,發現問題18個,推動完成48處古建筑的修繕工作。
此外,縣紀委監委在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做好傳統村落保護修復的基礎上,注重盤活現有資源,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積極拓展新領域、新業態,創新經營模式,推動村集體增收。今年以來,該縣32個中國傳統村落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70萬元以上。此外,縣紀委監委還深入挖掘傳統村落中流傳至今的優秀家風家訓,積極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和文旅資源有機融合,打造涇縣家風家訓館、洋船屋等12處廉潔地標,拍攝制作廉政微視頻《兩份遺囑》、編印書籍《涇溪廉聲》等廉潔文化作品,讓傳統古村落在傳承中煥發新活力、傳播“廉能量”。
“我們將持續緊盯傳統古村落保護傳承利用中的重點部門、核心環節和關鍵人員,壓緊壓實相關部門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著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為加強歷史文化保護、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