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該用村集體的錢請客送禮。我愿意接受組織處理。”日前,滁州市瑯琊區三官街道某村民組原組長尹某某在組織對其談話時主動認錯。
此前,該區紀委監委收到反映尹某某的有關問題線索,第一時間按照程序迅速處置。最終,查實了尹某某套取集體資金用于請客送禮、以虛報手段騙取農業補貼和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等問題。尹某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退繳全部違紀所得。
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來,該區紀委監委結合近年來“三資”管理領域信訪舉報比較集中的實際,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本地區項目化整治內容,聚焦資金、資產、資源,緊盯侵占挪用、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監守自盜等問題,全面起底“三資”管理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同時,嚴格落實“三集中、超常規”要求,組建鄉村振興領域工作專班和案件處置小組,專項負責“三資”管理專項整治和案件查辦,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過問、親自調度、親自督辦,確保案件查辦有力有效。今年以來,起底梳理農村集體“三資”領域問題線索29件,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11人,立案2件3人。
為推動集體“三資”管理長治長效,該區紀委監委堅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入剖析“三資”管理領域違規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全面查找在權力運行、日常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存在的風險隱患,督促相關部門和單位從制度層面入手,建立長效機制,扎緊制度籠子,從源頭上防范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發生。在監督推動下,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制定《瑯琊區農村“三資”收益集中清理整頓工作方案》,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收益集中清理整頓,對4個街道17個村居集體資產進行清查、登記、核實、公示、確認、建臺賬、審核備案,排查核實村(居)、組資金1.402億元,資產資源1591處,清理拖欠租金欠款2筆,增加村集體收入15萬元;規范資產資源發包合同177份,增加村集體收入21.41萬元。同時,制定出臺《瑯琊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試行)》,提高“三資”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我們將用好集中整治攻堅期,加大集體‘三資’管理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力度,嚴查嚴懲‘蠅貪蟻腐’,守好農村集體‘錢袋子’。”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