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盛夏時節,稻谷飄香。走進涇縣汀溪鄉蘇紅村,滿眼盡是“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云罷亞肥”的田園畫卷。
“去年恢復了一百多畝耕地,現在種下的水稻都長到半人高了,過一段時間就能獲得豐收啦!”面對前來走訪的該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蘇紅村村“兩委”負責人指著新恢復的耕地高興地說道。
耕地恢復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嚴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注重發揮監督執紀“前哨站”作用,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各鄉鎮黨委切實擔負起耕地保護的政治責任,精準開展“嵌入式”監督,有力保障耕地安全,嚴格堅守耕地保護紅線。
據悉,縣紀委監委成立專項監督檢查組,對2023年以來已恢復和正在恢復的耕地開展全覆蓋式排查。同時,緊盯有關職能部門、各鄉鎮黨委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落實情況,對全縣灌溉用水、涉農補貼、農資保障等農業農村工作開展監督檢查,深入查找黨員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全力護航農業生產。
“通過督查發現,少數已恢復耕地存在管護不到位、雜草生長與土地肥力不足的問題,我們已及時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限期完成整改。”該縣汀溪鄉紀委書記介紹說。
連日來,專項監督檢查組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靶向監督,認真查看耕地恢復進度和質量,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并做實做細監督檢查,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工作臺賬,對發現的違法用地和耕地“非農化”、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緊抓不懈、緊盯不放。同時,對耕地恢復專項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開展“回頭看”,嚴查耕地恢復施工監管和驗收環節走過場、已恢復土地未達耕種條件等行為背后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以“嚴”的舉措不斷筑牢糧食安全“耕”基,確保“復”到實處、“復”成原貌。
“我們將持續深入基層一線,對群眾反映強烈和在耕地恢復工作中弄虛作假、隱瞞不報等問題,一律嚴肅查處,促使黨員干部進一步強化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的意識,推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